和歌山展區「空間」

空間 - 優質和歌山 -
在關西館中創造名為「和歌山」的空間。
彷彿紀伊山地巨木般高大的影像裝置「圖騰柱」以紀州漆裝飾,能「體驗美食」的餐桌和座椅也使用紀州木材。
採用和歌山縣的特色素材與傳統技法,透過各種要素來構成空間,藉此展現出通行全球的「優質和歌山」。
吉本英樹
1985年,出生於和歌山縣。2010年,東京大學研究所航空宇宙工程主修碩士課程修畢;2016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IDE主修博士課程修畢(設計工程博士)。2015年,於倫敦設立設計工作室Tangent。2020年,於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共同設立尖端藝術設計領域,以倫敦與東京為據點進一步拓展活動範疇。擅長推動設計與工程學的發展性整合,除了對全球珠寶品牌提供眾多設計及概念之外,更從開創始於科技的新事業到投入社區營造,在廣泛領域大展身手。近年來,創立連接日本傳統工藝和尖端技術的國際計畫「Craft x Tech」,在個人方面也積極發表與傳統工藝合作的藝術作品等,致力推動日本文化的進化與傳承。
構成空間的要素
- 紀州漆的影像裝置「圖騰柱」
- 查看更多
- 紀州木材打造的桌面和座椅
- 查看更多
- 押花藝術
- 查看更多
- 紀州高野無釘木工藝術
- 查看更多
- 高野口毛絨織品沙發
- 查看更多
- 縣內藝術家的版畫
- 查看更多
- 服務員制服
- 查看更多
紀州漆的影像裝置「圖騰柱」
八根彷彿聳立於紀伊山地森林深處的巨木般高大的影像塔「圖騰柱」。影像塔可說是和歌山展區的象徵,本身就是以和歌山傳統工藝「紀州漆」裝飾的藝術作品。「紀州漆器」與福島縣「會津漆」、石川縣「山中漆」、「輪島漆」齊名,為日本三大漆器之一,由於主要生產地在和歌山縣海南市的黑江地區,因此又名「黑江漆」。一般認為紀州漆器始於室町時代旋碗工匠製作的澀地碗,在江戶時代盛極一時。明治時代之後一度出現頹勢,但隨著泥金畫等技術的改良與引進,至今依舊是代表和歌山縣的傳統產業,體現出「優質和歌山」。
紀州木材打造的桌面和座椅
位於和歌山展區深處的「美食」區,擺放著大量使用和歌山引以為傲的「紀州木材」製作的吧檯桌和座椅。和歌山縣內的土地約有76%為森林,和歌山的古名「紀之國」是源於同音異字的「木之國」。紀州木材採集自神明居住的紀伊山地,帶有豐富的表情、溫暖的觸感和清新的氣味,除了單純作為建材之外,也有著各式各樣的用途。運用燒杉技法製作出長約9公尺、具有厚重存在感的吧檯桌,搭配前所未有的新穎獨特設計座椅,展現紀州木材的潛在可能性。
孩子們的押花藝術
「集所有縣民之力參與和歌山世界博覽會」。中央舞台舉辦的各種活動是由縣民們參展登台,所謂的縣民不只有大人,也包含了孩子。基於這個理念,構成和歌山展區空間的要素中,有一部分是與和歌山的孩子們一起製作。在令和6年(2024年)夏季舉辦的工坊中,邀請和歌山的孩子們採集當地花草並製作成押花。透過和歌山縣出身、活躍於東京的花卉藝術家柊早苗女士之手,將與成人看法稍有出入、凝聚孩子們心目中「美好事物」的花草素材排列成美麗的構圖,再封入樹脂當中,製成出色的作品。
紀州高野無釘木工藝術的展示架
用於展示各種作品的展示架。其中使用了和歌山傳統工藝「紀州高野無釘木工藝術」。「無釘木工藝術」是指不用釘子,透過人工作業將切割成細小零件的木材組合成幾何形狀的傳統裝飾技法。「紀州高野無釘木工藝術」是江戶時代從京都傳至高野山的技術,再由當地職人傳承並發揚光大,使用高野六木(松樹、日本冷杉、日本鐵杉、日本柳杉、日本扁柏、日本金松)作為木材製作出幾何圖形,甚至衍生出山形與波紋形狀的新技術。本次的作品是由獲得和歌山縣名匠表揚的池田秀峯先生手工製作,以建於山上聖地「高野」的真言密教象徵「根本大塔」與高野群山為靈感,利用獨特的技法呈現出蘊含於其中的宇宙觀。
高野口毛絨織品沙發
「高野口毛絨織品」是和歌山縣舊高野口町生產的毛絨紡織物、編織物總稱。和歌山展區擺放著使用高野口毛絨織品的方塊沙發。高野口自古代平安時代後期成為參拜高野山的入口,故而得名,同時也是歷史悠久的纖維產地,高野口毛絨織品源自江戶時代的農婦們為自己製作的編織物「川上木棉」,在缺乏耕地的農村發展為副業,之後更是因為紀州藩推廣棉花栽種而蓬勃發展。進入明治時代後,當地的前田安助根據蘇格蘭等地的「繩絨織物」發明出特殊的織物「再織」。大正初期時,隨著技術研究的進步而發展為「毛絨織品」。近年來成為形似皮草的環保素材而受到矚目,甚至獲得日本國內外高端品牌採用。
縣內藝術家的版畫
和歌山展區裡的一面牆。高4公尺、寬6公尺的大型牆面上裝飾著現居於縣內的藝術家番留京子女士的作品。番留女士是版畫作家,被熊野的大自然深深吸引,因此從千葉縣移居到和歌山縣新宮市熊野川町。除了以藝術家的身分活動之外,同時也擔任登山導遊、熊野的解說員。從熊野大自然獲得靈感的作品風格充滿魄力,撼動觀賞者的心靈。番留女士在這次的作品中,汲取她常使用的熊野信仰引導之神「八咫烏」概念,描繪出巨鳥有如太陽一般,溫暖守護著繽紛的和歌山山與海的情景。居住於熊野的版畫作家眼中的「和歌山百景」就在這裡。
服務員制服
迎接來賓的服務員,身上穿的制服使用了「和歌山針織布」。和歌山針織布主要是由織針排列成圓型的「圓編針織機台」製造,使用圓編針織機台製造的布料在針織布中擁有最好的彈性,特色是質感柔軟。制服的設計以鬆弛的輪廓線條來發揮該特色,並採用上下身具有統一感的成套款式。制服的配件包包則使用「高野口毛絨織品」。高野口毛絨織品的特色彈性佳、耐磨擦,絕佳的觸感甚至會讓人誤以為是海豹皮草,包包的質感很滑順,令人忍不住想要一直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