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山展區「影像」 -02:PAST「過去」-

和歌山展區「影像」 -02:PAST「過去」-

「過去」和歌山創造、火山、大自然、曼荼羅/緣起繪卷

本章將一覽和歌山的大自然與歷史,從火山與地質為起點,探索過去的歷史(曼荼羅/緣起繪卷等)。

過去人們透過繪畫帶來的通靈啟示,前往神秘故事的世界,加強對於神佛的信仰。紀伊國(和歌山縣)擁有許多日本全國知名的靈場,自古以來創造了諸多受到傳頌的機緣,甚至被繪製成畫。

出處:和歌山縣立博物館「紀國緣起繪卷世界」(外部連結) 



曼荼羅/熊野權現緣起繪卷

熊野信仰的起源 ~ 寬容的精神 ~
和歌之浦 ~ 萬葉歌所詠歎的「和歌聖地」 ~

道成寺緣起 ~ 安珍與清姫的故事 ~

南方曼荼羅/南方十二支考 ~飽學之士~


I 曼荼羅/熊野權現緣起繪卷

熊野參拜曼荼羅是呈現熊野世界觀的宗教繪畫,其中描繪了大量的聖地熊野景觀與故事。派遣至各地的熊野比丘尼等負責解說熊野那智參拜曼荼羅、熊野觀心十界曼荼羅的內容,從日本全國各地吸引民眾前往聖地熊野參拜。

而「緣起」則是寫有寺廟神社興建緣由以及神佛顯靈事蹟的神聖書籍,記載著與神與佛有深厚淵源的密傳故事的神秘道具。根據緣起的文字,將其內容描繪成繪卷即為緣起繪卷。

出處:和歌山縣立博物館「聖地巡禮~熊野與高野~」、「紀國緣起繪卷世界」(外部連結)

那智參拜曼荼羅
那智參拜曼荼羅
本宮參拜曼荼羅
本宮參拜曼荼羅
新宮參拜曼荼羅
新宮參拜曼荼羅
熊野觀心十界曼荼羅
熊野觀心十界曼荼羅
熊野本宮八葉曼荼羅
熊野本宮八葉曼荼羅
花窟屋祭禮圖
花窟屋祭禮圖
熊野權現緣起繪卷①
熊野權現緣起繪卷①
熊野權現緣起繪卷②
熊野權現緣起繪卷②
熊野權現緣起繪卷③
熊野權現緣起繪卷③

II 熊野信仰的起源 - 寬容的精神 -

熊野與大自然接壤之處都供奉著神明。自古以來,人們認為壯闊的風景是神聖的存在。

到了平安時代後期(11世紀)開始將本宮、新宮、那智山視為熊野三山一起供奉,各自祭祀、信仰熊野十二所權現。熊野十二所權現的神明各自對應到本地佛,本宮、新宮、那智分別成為阿彌陀如來、藥師如來以及千手觀音的淨土。

人們在信仰神佛時逐漸認為神與佛是表裡一體,並且透過曼荼羅和雕刻等各種形式呈現熊野的神與佛。

出處:和歌山縣立博物館「聖地巡禮~熊野與高野~」(外部連結)

本宮本社末社圖
本宮本社末社圖
新宮本社末社圖
新宮本社末社圖
那智三瀑圖
那智三瀑圖
熊野本宮大社
熊野本宮大社,是熊野三山之一,自平安時代開始,便有很多人向往這個聖地。美麗的絲柏樹皮神社,充斥著莊嚴的氛圍。聳立於熊野本宮大社原…
熊野本宮大社
查看更多
熊野速玉大社
熊野速玉大社是熊野三山之一。境內的天然紀念物--竹柏,被視為神樹,是全日本最高大的樹。傳說熊野眾神靈降臨的傳說中的巨石(供奉對象・…
熊野速玉大社
查看更多
熊野那智大社
熊野三山之一,以崇尚那智瀑布為原始信仰起源的神社。位於那智山的半山腰,坐落在可俯瞰大海的高地上的朱漆神社。境內有傳說800年樹齡的…
熊野那智大社
查看更多
大齋原
這裡原本是熊野本宮大社的原址,自從 1889 年的水災過後,僅殘存兩座石頭,外頭則矗立著全世界上最大的鳥居。
大齋原
查看更多
神倉神社
熊野速玉大社是熊野三山之一。境內的天然紀念物--竹柏,被視為神樹,是全日本最高大的樹。傳說熊野眾神靈降臨的傳說中的巨石(供奉對象・…
神倉神社
查看更多
那智山青岸渡寺
正殿與熊野那智大社一樣作為寺廟的聖地,祈禱經濟繁榮發達,是熊野最古老的建築物。還保留很多貴重的重要文化財產。從境內可眺望到那智的…
那智山青岸渡寺
查看更多

III 和歌之浦 - 萬葉歌所詠歎的「和歌聖地」 -

萬葉歌聖「山部赤人」詠歎「和歌之浦滿潮時,潟湖無蹤,鶴鳴飛蘆葦邊」之處──和歌的聖地「和歌之浦」。

大自然與文化融合的和歌之浦絕美景像,始於日本人精神文化源頭的和歌,吸引著各個時代的人們,孕育出多種藝術。西國三十三所巡禮的第二番札所「紀三井寺」位於干潟東邊的名草山山腰。

到了江戶時代後,地位僅次於將軍家的德川御三家之一「紀州德川家」成為紀州藩主,和歌之浦的絕美景像更是深深吸引了歷代藩主。

出處:日本遺產「絕景的寶庫 和歌之浦」(外部連結)

參考:日本遺產「延續1300年的日本臨終之旅~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外部連結)

和歌浦圖
和歌浦圖
和歌祭圖屏風
和歌祭圖屏風
紀三井寺參拜曼荼羅
紀三井寺參拜曼荼羅
玉津島神社
玉津島神社
紀州東照宮
紀州東照宮
紀三井寺
紀三井寺
查看更多

IV 道成寺緣起 - 安珍與清姫的故事 -

歌舞伎和能樂的劇名「道成寺物」,講述家喻戶曉的安珍與清姫的故事

正如其名,作為故事高潮的舞台就位於日高川町的道成寺,寺中也收藏著室町時代製作的繪卷「道成寺緣起」。此外,據傳是清姬出生地的遺跡與「清姬之墓」等傳說地點,也圍繞著田邊市的中邊路町分布。

出處:和歌山歷史物語 故事042 故事053(外部連結)

道成寺緣起①
兩人在田邊市中邊路町真砂相遇的場面
道成寺緣起①
道成寺緣起②
遭到背叛,追逐對方時變化身形的清姬
道成寺緣起②
道成寺緣起③
變成大蛇渡過日高川的清姬
道成寺緣起③
道成寺緣起④
安珍躲在梵鐘裡,被變成大蛇的清姬燒死
道成寺緣起④
福巖寺(通稱:一願寺) 清姬的菩提寺
福巖寺(通稱:一願寺) 清姬的菩提寺
查看更多
福巖寺(通稱:一願寺) 清姬的菩提寺
福巖寺(通稱:一願寺) 清姬的菩提寺

V 南方曼荼羅/南方十二支考 -飽學之士-

南方熊楠是和歌山縣培育出的博物學巨星(1867年4月15日~1941年12月29日)

他研究的對象廣泛,除了黏菌及生物學之外,同時也涉獵人文科學等多種領域,在民俗學領域的成就更是比肩柳田國男。他以民間學者的身分過完一生,致力保護地區的自然環境,同時也是備受矚目的生態學家先驅。

出處:南方熊楠紀念館網站(外部連結) 

菩薩半跏像
知名靈山「那智山」中,從埋藏經典古籍的經塚裡出土的金銅佛像。盤著單腳做出思考姿態的半跏思惟像,在日本被視為是佛滅日的56億7千萬年之後出現的彌勒菩薩而受到信仰,主要在飛鳥時代塑造了大量金身。後世認為之所以埋葬半跏思惟像,是為了彌勒的出現做準備。
(出處:國立文化財機構收藏品搜尋系統)
菩薩半跏像
國立文化財機構收藏品搜尋系統
南方曼荼羅
名為南方曼荼羅的畫作主要有兩幅,兩者皆是在寫給後來成為高野山真言宗管長的土宜法龍的書信中所描繪的圖。其中一幅是畫在1903年7月18日的書信中,以真言密教的曼荼羅為靈感,利用圖文方式解釋成自己的思想。
(出處:南方熊楠顯彰館官網)
南方曼荼羅
南方熊楠顯彰館官網
南方十二支考 腹稿
日本民俗學創建期時,熊楠留下了重要的功績。熊楠的民俗學特色在於使用日本、中國及西方的知識研究比較世界各地的民族,以及並將目光放在民俗的「性文化」上。他與被譽為民族學之父的柳田國男有許多書信往來,其後柳田讚譽熊楠為「日本人的潛力極限」。
(出處:南方熊楠紀念館官網)
南方十二支考 腹稿
南方熊楠紀念館官網
國立博物館館藏品綜合搜尋系統
國立博物館館藏品綜合搜尋系統
國立博物館館藏品綜合搜尋系統
南方熊楠顯彰館
南方熊楠顯彰館
查看更多
南方熊楠紀念館
南方熊楠紀念館
查看更多
Go to top